来源:壹周刊
1980年代,台湾经济正起飞,但高科技产业还是一片荒芜,54岁的张忠谋放弃TI集团副总裁的大位,回到台湾,在这片荒地上播下半导体种子,打造晶圆代工的新模式。
如今,台积电发展成现在6000多亿元新台币(下同)的规模,叱吒全球晶圆代工产业,身为创办人、大股东的张忠谋,身价也水涨船高,2017年时高达287亿元,名列当年台湾五十富豪第二,仅次于鸿海董事长郭台铭。
因为一美元,人生就此改变
张忠谋曾就读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系,取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机工程博士。他在年轻时曾考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班两次落第,后来选择到实务界工作。当时,他要在两家公司间做选择,一家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家是福特汽车。但福特汽车开出的薪水,比另一家少了一美元。
他不服气一美元的差异,打电话给福特要求高一点的薪水。接电话的人事经理回他:“我们不讨价还价。你要来就来,不要请便。”
年轻气盛的张忠谋恼羞成怒,选择到原本不想去的小公司,从此与半导体结缘。若是当时福特同意提高薪资,那么现在的半导体界,恐怕会有了不一样的发展。
27岁的张忠谋进入世界级半导体公司德州仪器工作,41岁便接任集团副总裁,掌管全球半导体业务。
张忠谋(左)担任德州仪器副总裁时,在生产线与领班讨论优化制程
1985年,54岁的张忠谋回台湾接任工研院院长,以他在美国30年半导体实务经验,将工研院的科技知识转为商品、产生利润。回台几个星期后,李国鼎跟张忠谋提出创办半导体公司的想法。从美国回来前,他压根没有想过要成立台积电。
当时台湾技术落后,营销、管理也不强,唯一强处是工程人才。
“我跟李国鼎说,工研院的技术落后世界至少两代,业务能力低,但有很多制造的工程人才,他们很勤奋,我便提出晶圆代工的想法,而且要做就做世界级的规模。”那时候,张忠谋才想创立一个有赢面机会、前所未有的半导体商业模式—晶圆代工。
开创新事业,辛苦难免。过去张忠谋在美国成就很高,和世界级公司主管平起平坐,当他找他们提案时,一些朋友对待的态度保留,在他们眼中,张忠谋只是一个在落后地区想开公司的人。
张忠谋看到晶圆代工商机、创立台积电。图为12英寸晶圆
早先半导体产业还是英特尔、TI等的天下,台积电是刚开始的半导体公司,规模还小,但张忠谋看准晶圆代工商机,分担IDM公司产能不足与生产成本,为IC设计公司代工制造,台积电的成功,其他晶圆代工厂相继成立,产业的垂直分工改变全球半导体产业游戏规则。
张忠谋说,台积电有非常好的商业模式,是一个enabler(赋能者),专注半导体制程科技,让客户可以专注创新。自从台积电成立以后,无晶圆厂半导体(Fabless)公司在全球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过去30年半导体产业的多数创新都来于这些公司。
把制造业当成服务业来做,为张忠谋赢得教父美名。
“假如用一句古人的词来说,我可以说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TI时期,我是掌管全世界的的半导体业务,因为望尽天涯路,所以才知道台湾什么路可以走,什么路走不通。”他自豪的说,台积电成功的商业模式,是他在半导体界累积多年的结晶。
这个字不会念,张忠谋不耻下问
张忠谋有著非常典型的巨蟹座特性,谈到喜欢的工作,就有用不完的旺盛精力、对每一个细节都相当敏锐、记忆力好、岂止于强,在大家对半导体的发展还在一片混沌时,他已经有了基本构思。
张忠谋曾说:“过去即使在TI,那不是我创办的,我也不是CEO,可是我对工作的忧虑、努力、关切,好像当自己的事业在做。那台积电更是如此。几十年的这种压力,使得我…”讲到这,他停了下来,想不到适当的词来表达,要他诉说辛苦似乎比承受辛苦还困难。
张忠谋对台积电的投入,不容置疑。张忠谋过去一定亲自出席高层例行会议,如果前几次会议中报告过的、即使只是口头答应“可以试试看”,突然消失在追踪表上,他还会主动提醒、是不是遗漏了、有没有去试。好记性的张忠谋讲求细节,让主管们每次出席会议前都要花上2、3小时读熟资料,免得一不小心被问倒。
张忠谋相当要求细节,主管们出席会议前都会花时间讨论、熟读资料
张忠谋桌上放着一个时钟,很多老板桌上也是一样,用来掌控行程。不过,张忠谋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时钟是显示到“秒”位,一般人可能只会注意现在是几分,但张忠谋连秒都不放过,显示他分秒必争的时间观。
另一项印证分秒必争态度的事实是,张忠谋赶高铁时,他看时刻表的时间同样也是注意到“秒”,这也是和一般人不同之处。
单一行程只要安排超过6小时,张忠谋一定不会同意、认为这是件没有效率的事,若是当天其他因素拖延,让行程超过时限,他也会收起招牌笑容,表情变得相当僵硬严肃。
虽然对工作完全地投入,张忠谋却严守“每周不待在公司超过50小时”的哲学,他认为有效率地完成工作,才有余裕接受新知,不间断每日的阅读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张忠谋曾在台积电股东会上,以年报向股东解释半导体景气变化
除了时钟之外,张忠谋办公桌上也摆着两本字典,一本中文,一本英文,一旦有不懂的字,方便立刻拿起查阅。
此外,台积电幕僚举例,有一次张忠谋说道“以邻为壑”这句成语时,一时间忘了“壑”字怎么说,他立刻转向其他主管不耻下问,员工回答“壑”,张忠谋礼貌地回应:“谢谢你告诉我。”张忠谋展现出不耻下问、好学不倦的学习精神。
就是这种有工作纪律、自我要求高的态度,让张忠谋把台积电带进世界舞台,与全球竞争。
75岁交棒失败 张忠谋战到88岁才退休
张忠谋55岁创办台积电,董事长一做就是30年,带领台积电走过大小商战、经济不景气等动荡。如果以一个父亲的角色来看,儿子照顾到30岁,也该放手独立了。
事实上,自2005年来,台积电接班机制就持续启动,尽管中间一席出现岔子,让张忠谋不得不跳出来,但交棒规划在他的心中没有停过,直到2018年方才正式底定。
台积电开始启动接班机制是在2005年,张忠谋把台积电执行长的位置,交给栽培长达10年的蔡力行。
可惜2008年金融危机时,蔡力行决定调涨产品价格、造成客户抱怨,而且当时因为制程良率问题也引发客户不满,这让重要客户的张忠谋十分恼怒。
拿回执行长大位的最后导火线则是蔡力行的裁员决策。当时蔡力行为了节省成本,竟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必须通知各部门要淘汰考绩倒数5%的员工,没有任何观察缓冲期。
2009年3月底,台积电的离职员工在张忠谋家楼下举起白布条抗议,员工的一句句“台积电背信”、“欺骗员工”,张忠谋决定在当年股东会上临时提案,换下蔡力行,自己重新回任台积电执行长。
那时的张忠谋已经78岁,尽管年事已高,但接班问题在他心中没有停过,因而规划了交棒三步骤。2009年回任执行长时,他就在规划下次的交棒策略,那是第一步。
张忠谋于2013年卸下执行长身份,交棒给二位共同执行长刘德音与魏哲家,但还是管事的董事长,那是第二步。
“假如一个人可以长生不老,我会继续做下去。”但张忠谋认为,自己为台积电付出到80岁,这样的黄金年华,“我觉得应该够了。”
最后一步则是让出董事长大位,张忠谋于2017年宣布隔年正式退休,不再再续任下届董事、也不会参与经营管理部门工作。
“其实,CEO的权力来自于董事长,无论交出多少权力给CEO,但最后负责成败的还是董事长。所以董事长的交替才是最重要的。”他说,当初就决定要花3到5年,来交出CEO棒子,“因为改变策略到看到成果至少要3年”。
张忠谋曾引用台湾清华大学的校歌中的二句话,来描绘对台积电领导人的期待:“器识在先、文艺其从。”
张忠谋说,早年台湾清华大学没有理工,所以现在他把文艺改为工程。他解释,台积人都是工厂出身,专业是工程,从工程师到CEO,要从专门的领域到培养出“器大、识深”,也就是订策略要深、用人的心胸要大。
谈到领导人的资格时,张忠谋在白板上写下清大校歌中的“器识在先、文艺其从”
2018年6月起,台积电启动双首长平行领导模式,刘德音担任董事长,主要任务为领导董事会,在政府与社会方面,是公司的最高代表,也是公司决策的最后把关者,董事长的职务是全时的工作,因为要他不仅要熟悉公司内部工作,也要对经济、社会、市场等外在环境都非常熟悉。
至于魏哲家,将是董事会的指导原则之下,领导经营这家公司,总裁对董事会报告,整个公司也会对总裁报告。张忠谋说,刘德音会把一些问题想得透彻、就是做最后的把关者,而魏哲家是比较快做决定,这就是做总裁,两人的个性互补性十足,“一加一大于二”,共同点是两位都很聪明、反应快,而且专业。
2018年6月张忠谋(中)退休后,台积电进入由刘德音(右)、魏哲家(左)共同领导的双首长时代
“双首长平行制度是对我对公司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贡献。”张忠谋说。
在他退休前最后一次主持台积电法人说明会时,更感性地发言,他说:“I have a good time. And I will miss you!(我有一段很美好的时光,我会想念你们)”,台下的法人分析师、研究员、财顾专家等奋力鼓掌。
2018年台积电股东会后张忠谋宣布退休,在股东及现场员工的掌声中步出会场。
张忠谋曾说过,他不希望没有人知道张忠谋这个名字,“因为像HP的Hewlett和Packard,都过世好几年了,现在还是常有人想起他们。我希望像他们,能让人想起张忠谋在这时代的意义、开创产业的意义。也希望台积电以后会比Hewlett和Packard留下的企业做得更好。”没有张忠谋的台积电依然走得很好?他肯定回答:“当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