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2018年12月18日首发于本人同名雪球原创专栏
上半年因为中兴通讯的事儿,和另一个网友在雪球的帖子里争了几句,结果被主帖楼主拉黑,其实我对那个楼主还是很尊重的,知识面比较广。一直想论述一下,国内对芯片业的讨论,绕不过去的一家公司——阿斯麦,几乎是唯一的EUV光刻机公司,我想通过自己的论述表明,从商业上看(不是从技术上),这是一家很可怜的公司,没什么了不起的。
首先看一看阿斯麦的基本情况。
一)目前全球只有阿斯麦一家公司有能力制造EUV光刻机。半导体行业有了EUV光刻机,就可进行10纳米以下的制程开发了。也就是说阿斯麦能不能开发出来EUV光刻机,将直接决定半导体行业的制程能不能发展到10纳米以下。
二)光刻机的两大关键高科技部位,光源来自美国公司Cymer,镜头来自德国。
三)阿斯麦的总部位于荷兰,于1984年成立,公司拥有员工约16500人,其中研发人员超过6000人,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6%。
四)ASML有一个非常奇特的规定,那就是只有投资ASML,才能够获得优先供货权,意思就是要求他自己的客户要先投资自己才行。这样奇特的合作模式使得ASML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包括英特尔、三星、台积电、海力士都在ASML中有相当可观的股份。
五)阿斯麦2016年营收67亿欧元,增长8.1%,净利润15亿欧元,增长5.5%。2017年前三季,公司营收65亿欧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15亿欧元,同比增长56%。预计2017年的营收可以增长25%左右。
看完上面五点,对阿斯麦这家公司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了解。技术牛不牛逼?当然牛逼,全世界唯一的垄断者,还有什么讲的?
但是如果多思考一下,就会有一些新的疑问:
第一:既然只有阿斯麦已经垄断,为什么他不能把价格再提30-100%,获得暴利的空间呢?理论上说,一家绝对垄断的公司,一定是有提价权的。而且他为什么不需要应对反垄断法?
第二:这家公司扼住了全球芯片制造的咽喉,这么牛逼,这么重要,为什么偏偏坐落于荷兰?为什么美国不自己搞?为什么日本不自己搞?
第三,一家公司如果供不应求,照理说那他就是大爷,各种各样的客户越多越好,巴不得每次最先进的机器出来,就搞一次拍卖会价高者得对吧,这才是符合利益最大化的。但是我们看阿斯麦,完全不一样,他的货明明供不应求,却偏偏优先卖给自己的股东,别人想进来抢购抬价,他都不乐意,这么反常到底是为什么?
答案就阿斯麦(ASML)这家公司其实是一个傀儡,是谁的傀儡?英特尔、三星、台积电、海力士这些下游芯片制造商的傀儡!
首先解释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么牛逼的公司会没有竞争者?美国不搞,日本也不搞,宁可让自己的命门被一家荷兰的厂商拿捏?
答案是:因为光刻机这个行业不挣钱,只能养得活一家企业。历史上肯定不止阿斯麦一家光刻机制造商,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那些竞争者都在竞争中死光了,只留下这么一家。但凡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出现第二家,结果就肯定是两家一起巨额亏损。光刻机这个行业就不是个好生意,终端用户只有几家大的半导体制造商,而半导体行业又是一个周期性特别强的行业,通过巨额的投资,不停的升级换代,迫使那些无法跟进的厂家退出,一旦产能过剩,就会巨额的亏损,当行业寒冬来临的时候,光刻机这种上游厂商,也同样会出现巨额亏损。所以美国日本都不搞,不是他们不想搞,而是这玩意实在不划算,一个非常浅的水池,只能养活一条鱼。
再来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阿斯麦这家公司已经绝对垄断了,却无法依赖提价获取暴利?
答案也非常简单,你要是大幅度提价,下游的半导体制造商,英特尔台积电三星他们一合计,发现不划算了,投资一家新的光刻机生产商比买阿斯麦的机器还要划算的话,几家一凑活,就搞一家新公司出来了。在光刻机的技术上,是阿斯麦更强还是下游的英特尔台积电更强?这还真不一定,有时候机器的深度使用者比制造者还更明白机器的各种细节和缺陷,无非是术业有专攻而已。
最后解释第三个问题,为什么阿斯麦要求它的下游客户非要入股自己才能获得优先供货权?
答案是阿斯麦这家公司极度没有安全感。和想象的不一样,那种认为因为他极度强势,所以可以强行要求下游客户给他提供了巨额研发资金的想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他在下游客户面前极度弱势,既不敢随心所欲的提价,甚至也不敢触怒自己的下游客户,反而绞尽脑汁想出了这么一个歪主意,要求和下游客户们深度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以此保证英特尔台积电三星等几个大客户永远不会培养第二家光刻机生产商。
讲到这里你就明白了,技术上的先进和商业上的强势完全是两码事。大体上下游客户面对上游供应商的时候,通常都相对强势。而如果这家下游厂商是to c的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极强的心智优势,那么面对上游供应商的时候,则几乎可以予取予求,如同苹果对自己供应链商家的剥削。但这不是没有反例,比如小米原来的供应链负责人就曾经把自己的上游供应链商家狠狠得罪,搞得雷军跑到韩国去亲自拜访道歉。
那么像阿斯麦这样的公司,对中国的芯片生产商比如$中芯国际(00981)$会是一个什么态度呢?前段时间的火灾带来的一些揣测,是会彻底封杀吗?
我觉得阿斯麦对中芯国际这种中国芯片制造商理智的态度是一个钓鱼的态度,卖还是要卖的,一方面改善现金流,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不希望中芯国际和华为中兴通讯长江存储这些中游和下游的公司因为买不到她生产的光刻机,彻底绝望之下,联合起来培养出另一家光刻机企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那他的好日子就结束了。
但是前面我们讲了,阿斯麦本质上是英特尔三星台积电这些公司的傀儡,其实是一种得利益者的俱乐部,对于像中芯国际和其他的半导体制造商这些后来者,肯定是排斥的。所以卖机器的话,一方面他会磨磨蹭蹭拖拖拉拉,火灾什么的虽然没有证据是一个借口,但并不是没这个可能,他拖你半年一年让你备受折磨,但又不会彻底让你绝望,等到你的优势磨的差不多了,等他的股东差不多都已经取得先发优势之后,还是会卖给你。另一种可能就是卖性能指标上略微次一点的机器给你,让你弯道超车的可能性落空。
这就和华为公司的面临的一个问题一样,有人问,要搞华为很简单啊,美帝不卖给他芯,他不就死了吗?用得着抓人吗?但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华为使用欧美的很多关键性元器件包括芯片,并非自己完全做不出来,而是经济上不划算,性能上落后。如果在全球统一的市场,有更优质先进的元器件供应你不用,非要用自家的,落后五年十年的东西,那你肯定没有任何竞争优势,就跟咱们自己搞的CPU芯片龙芯一样,肯定是没有任何主流下游商家愿意使用的,你的技术指标都是十年前的,你就算有所有的完全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商业上也没有可行性,消费者根本不会认账。
但是,如果西方彻底封杀芯片呢?那就不是划算不划算的问题了,那就是生死存亡的问题,一个公司,甚至全国的资源都会往这个地方堆,落后十年没关系啊,反正我不自己搞就死,那我就拼了命的搞,只要下游的销售渠道和终端控制住,明年说不定就落后八年,快则3、5年慢则六七年之后就差不多追平,尤其不要忘记摩尔定律差不多快失效了,半导体即将进入一个平台停滞发展期,这对后来追赶者是一个大利好。
所以这个商业上原理和阿斯麦的原理是一样的,美帝不想把最先进的芯片或者光刻机卖给你,这没错。但是他同样也不愿意彻底让你绝望,让你把所有的资源投进去搞出自己的一套。他就是这样若即若离,这一点就跟一个女生对备胎的态度差不多,备胎要是彻底死心了,和另外一个女人去结婚,这个女人也会很愤怒。
写到这里,我就是想批判一下那些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观念,认为某项技术先进是绝对的优势,完全没有商业头脑的观念,所以才会有各种奇葩的认知,好像非要逼着咱们自己的一些牛逼的终端厂商去做芯片才是正事,否则你的手机做的再牛逼,你的通信基站再先进,你对通信技术的标准贡献出再多的专利好像都是废物。这是完全愚蠢的看法。商业和科技史一再表明,并非最先进的科技就能取得成功,而是那些能够大规模卖给消费者的技术才能取得商业成功。更别说还有前几年的所谓中国制造不出圆珠笔芯的谬论,那个圆珠笔芯头上的小圆珠,有什么用呢?中国随便哪家钢铁厂,花点钱就能够做出来,可是做出来以后亏损啊,全世界就能养活一家公司。
最后讲一讲中国公司和西方公司真正的差距在什么地方?在制造平台的能力上那差得太远了。比如PC时代的微软和英特尔的联盟,全世界几乎所有的软件厂商都在这个联盟上搞开发,所有的硬件制造商都必须交税给微软,才能保证自己的标准,能够在windows上即插即用。比如手机时代的苹果apple store,收全世界手机软件开发商的苹果税,所有的虚拟物品交易苹果都要抽成30%,Google的安卓也一样。
搞一个软件或者硬件平台,然后让其他人到自己的平台上来玩,这个考验的是综合实力,首先你要保证自己的技术很先进,如当年的英特尔死死压着amd打,微软死死压着苹果打。其次,更关键的是,你要确保制定一个先进和公平的规则,让别人愿意进来到的平台上来玩。这个过程中要说服上游和下游的厂商,是非常非常困难的。而且历史上一路上死去的厂商太多了,比如黑莓公司的手机操作系统,和诺基亚的塞班手机操作系统,即使牛逼如微软,windows phone也照死不误。
可以说创造一个平台生态,让所有上下游都紧紧围绕在你身边,这个工作太难了。这也是为什么今年马化腾会讲,作为一个程序员,看到小程序开发吸引了那么多其他公司的程序员在这个平台上搞开发,书店里到处是讲小程序开发的技术的书,他会非常骄傲。因为历史上他肯定印象非常深刻,PC时代最辉煌时期,每年的微软开发者大会,对程序员来讲有多么重要。阿里巴巴的汽车操作系统斑马智行,也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但是距离美国的同行还是差距很大,美国的几家互联网巨头,基本上都有了自己的编程语言了,比如Google公司的go,中国的还没有一家能搞出来,不是技术上搞不出来,而是你搞出来了以后没人用,凭什么说服人家用你的语言编程?
憋了半年的帖子,终于写完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