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

张汝京:压不垮的企业家,三"落"三"起"70岁再创业(三)

张汝京:压不垮的企业家 三“落”三“起”70岁再创业(三)文章转自集微网:https://laoyaoba.com/html/news/newsdetail?source=pc&news_id=744449【本期人物】张汝京,1948年出生于南京,第二年随父母到台湾。台湾大学机械工程学士,纽约州立大学工程科学硕士,南卫理公会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在美国德州仪器工作20年,期间在美国、日本、意大

和时间赛跑的武汉中国芯

武汉封城后的每一天,都牵动着社会的关注。让外界挂心的不仅有前线奋战的医务人员,也有在武汉为中国科技产业突破而坚持的科研人员。 其中最让人焦急的一个,便是长江存储(YMTC)。这家位于武汉光谷的企业,在某种意义正担任着中国芯片2020年的头号会战。 Part.1 一号阵地长江存储为什么重要?因为它一旦成功,就相当于在存储芯片领域,打造了一个“华为海思+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的组合,

台积电是怎么炼成的

1月以来,台积电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有传闻说,美国正在向台积电施压,阻止它代工华为的芯片,以便对华为实现釜底抽薪。为什么台积电是华为的命门?原因很简单:华为负责的是芯片设计,但是要造出能用的芯片,还需要芯片制造代工厂。简单说,华为画出了精美的装修图纸,但施工落地,还得靠台积电。而且更为可怕的是,台积电作为芯片业的施工队,已经走上了一家独大的道路:从市场占有率来看,台积电的份额已经超过了一半,产能上有

【芯片】我在中芯国际的往事&中芯国际深度解析

导读:以下评论来自我们会员投的芯片公司创始人。这个产业需要技术/人/时间的积淀,很难跨越式发展。他们也是在摸索了数年,交了很多辆奔驰车的学费之后,才做出了细分领域唯一能量产交货的产线。真正跑过芯片线都会像这篇文章一样体会到:芯片制造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协作!协作!协作!这也是中国做芯片生产最难!最难!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没有之一!生产一片wafer,需要近百号人,上百道工序,一个月不分昼夜,一“纳”不

2019全球晶圆代工情况梳理

来源:芯思想 作者:赵元闯本文不包括CIDM和VIDM项目。一、工艺制程篇1、中芯国际2019年第一季度,12nm工艺开发进入客户导入阶段,第二代FinFET N+1研发取得突破,进度超过预期。第二季度14纳米FinFET制程进入客户风险量产阶段,2019年第四季实现小批量生产。第二代FinFET N+1技术平台已开始进入客户导入。2、华虹集团2019年,华虹集团坚持先进工艺和成熟工艺并举,构建集

【芯片】我在中芯国际的往事&中芯国际深度解析

导读:以下评论来自我们会员投的芯片公司创始人。这个产业需要技术/人/时间的积淀,很难跨越式发展。他们也是在摸索了数年,交了很多辆奔驰车的学费之后,才做出了细分领域唯一能量产交货的产线。真正跑过芯片线都会像这篇文章一样体会到:芯片制造最重要的要素就是协作!协作!协作!这也是中国做芯片生产最难!最难!最难掌握的核心技术,没有之一!生产一片wafer,需要近百号人,上百道工序,一个月不分昼夜,一“纳”不

FD-SOI到底是什么?

来源:全球半导体观察当半导体工艺制程发展到22纳米时,为了满足性能、成本和功耗要求,延伸发展出来FinFET和FD-SOI两种技术。由于半导体龙头厂商英特尔主导推广FinFET技术,并得到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的支持,使得FinFET技术大行其道。不过,最近几年SOI制程工艺越来越受业界关注,其技术优势和应用前景也越发地被看好。格芯、三星、索尼、意法、芯原微电子等产业厂商在SOI技术上的投入越来越大。

转发:5次“再就业”,张汝京:一切都可以从头再来

大不了从头再来。”没有人比张汝京更有底气说这句话。在半导体产业沉浮了42年,5次“再就业”,张汝京的每一次“从头再来”,都是一段精彩的故事。张汝京是南京人,生于南京。1949年的特殊时代背景下,不到1岁的张汝京便因举家南迁去到了台湾,直到在台湾大学机器工程专业毕业。此后,他先后去到纽约州立大学和南卫理公会大学进修,分别获得了工程科学硕士与电子工程博士学位。而再回台湾,便是27年后的事情了。1977

史上最全的半导体产业链全景! (转)

集成电路作为半导体产业的核心,市场份额达83%,由于其技术复杂性,产业结构高度专业化。随着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张,产业竞争加剧,分工模式进一步细化。目前市场产业链为IC设计、IC制造和IC封装测试。○ 在核心环节中,IC设计处于产业链上游,IC制造为中游环节,IC封装为下游环节。小编现在用的运动耳机,是在神州省钱的公种号上领抵用券,然后去天猫六块钱包邮买的。原价四十多块钱的运动耳机,领券后竟然只要六元

仙童的蒲公英和中芯国际的朋友圈

转自:今日半导体 微信公众号文章01仙童的蒲公英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人们开始在硅谷建立的技术学者社区时,那里的人才不多,而世界其他地方却人才济济。如今,世界各地的大量人才都汇聚到了那里,硅谷已经成为创新和高科技的代名词。硅谷(Silicon Valley)位于加州旧金山和圣何塞之间的一条30英里长、10英里宽的狭长地带。但直到1971年,也就是“那片地方”诞生了二十年后,一家专门报道半导体行业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