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工艺技术

微影制程之Overlay控制(转)

本文转自芯苑,ic-garden.cn (由于芯苑会经常关闭站点,故转载存留) 乘着兴致,把黄光讲完吧,估计我也就懂这些了,我没讲到的期待有人能够补充发表,感谢。其实光刻的重要衡量参数就两个,一个是特征尺寸(CD),一个是对位控制(Overlay)。今天我们讲解的东西就是对位,顺便讲下光罩。1、首先讲对位(Alignment):现在的IC制造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用到三十几层光罩,除了第一层

专题-3: Unit Process–RCA清洗 (转)

本文转自芯苑,ic-garden.cn (由于芯苑会经常关闭站点,故转载存留) 编者按:得益于刚毕业时候在方正遇到第一位副总David_Lin (林大野), 他是一位有修养很博学的人,毕生钻研清洗,每次和我聊天都聊清洗,为了和他有话题也让他觉得我有在好好学,我几乎通读了所有清洗的材料。这是我学的最多的一道process,今天花了一天时间翻遍当年的记忆,整理出这份材料给各位还在学习的半导体

Moore’s Law: 浓缩就是精华!(转)

本文转自芯苑,ic-garden.cn (由于芯苑会经常关闭站点,故转载存留)         但凡对半导体这个行业有点了解的,应该都懂摩尔定律(Moore's Law),这也是个魔咒。这是70年代Intel创始人Gordon Moore在60年代提出来的黄金定律,被业界遵循为黄金定律,也是从那个年代开始我们

专题-1(Adv): Unit Process–Lithography (微影制程) (转)

 本文转自芯苑,ic-garden.cn (由于芯苑会经常关闭站点,故转载存留) 最早的《专题1》讲的是光刻入门,其实就是个概念。后面逐渐各项制程都慢慢进入第二轮稍微深入一点,希望能够把书本理论讲完吧。黄光我做的比较少,还是以前调机的时候David天天逼着我去搞Nikon G7,还要拿个摇杆手动对位,X,Y, Theta无聊死了~~不过老板每次都要考核,所以还是好好学习吧,至少

栅极材料的革命 (Gate Electrode) (转)

本文转自芯苑,ic-garden.cn (由于芯苑会经常关闭站点,故转载存留)半导体制程技术的发展最为曲折离奇的故事应该算是栅极了,从MOSFET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第一个字母我们就知道曾经的曾经这个栅极材料还是Metal Gate呢,可是现在8寸的主流又是Poly Gate了,到了12寸的45nm以下又还原到Metal Gate了,真正上演了佛家的前世轮回因

专题-2: Unit Process–ThinFilm(转)

本文转自芯苑,ic-garden.cn (由于芯苑会经常关闭站点,故转载存留) ThinFilm(薄膜)主要包含CVD和PVD,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主要依靠反应气体在等离子体电离能量下,化学分解反应,主要用语后端温度比较低(~400,450C)。而PVD(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主要是用来金属沉积,因为很少有金属的气态化

半导体应聘专用英语(含资源下载)

                半导体行业入门 单词集锦;可能有些小伙伴还不知道,半导体行业在整个电子制造行业,技术是比较高精尖的,涉及的领域众多,制造步骤繁琐,有时候我们沟通交流时刻意把它转化成中午会有点失去它本来的意义,故在这个行业多半是中文和英文混着说,以至于想去

FinFET简介(转)

FinFETFinFET简介FinFET称为鳍式场效晶体管(FinField-EffectTransistor;FinFET)是一种新的互补式金氧半导体(CMOS)晶体管。闸长已可小于25奈米。该项技术的发明人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胡正明教授。Fin是鱼鳍的意思,FinFET命名根据晶体管的形状与鱼鳍的相似性。发明人该项技术的发明人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胡正明(ChenmingHu)教授[1]。胡

专题-4: Unit Process–Etch(蚀刻) (转)

编者注: Etch是PIE不得不好好学习的课程,玄机太多了。我曾经花太多时间研究这玩意,结果连皮毛都碰不上,每次跟人家讨论还是云里雾里~~~感谢Joph Chen,曾经的ETCH专家。如果把黄光比作是拍照,那他就是完成了底片的功能,还需要蚀刻来帮忙把底片的图像转移到Wafer上。蚀刻通常分为Wet Etch(湿蚀刻)和Dry Etch (干蚀刻),湿蚀刻主要各向同性蚀刻(Isotropic),所以